- 粘膠纖維市場短纖設備前景好 長絲設備有突破
- 2017/11/23 閱讀次數:[1708]
粘膠纖維是目前紡織行業用量 的纖維素纖維。由于我國粘膠企業大多為老廠,因此其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相對比較陳舊。多年來,國內粘膠長絲生產基本依靠中性、酸性半連續紡絲機,這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國內外市場迅速發展的需求。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邯鄲紡機、宏大研究院等粘膠纖維設備生產企業經過多年的探索,已經改變了國產粘膠設備生產落后的情況。然而,國產粘膠纖維設備要真正實現升級,高效環保仍是一個繞不開、必須要跨過去的欄,只有突破這個瓶頸,國產粘膠纖維設備才能有機會真正躋身到 產品的行列。 這篇文章來源于紡織資源,請各位網友直接在瀏覽器中直接輸入紡織資源查看。
短纖設備前景看好
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粘膠纖維產量已居 。受下游需求的拉動作用,近幾年國內粘膠纖維的產能實現了翻番。目前粘膠短纖維市場價格已從2009年年初 12000元/噸上漲到了19000元/噸,回到了近幾年的均價水平以上。許多企業看好粘膠生產前景,紛紛投資粘膠生產項目。日前,安徽舒美特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望江大型粘膠短纖維項目)完成投資4億元,主體工程已完工,設備正在安裝調試;河南新鄉化纖用于年產四萬噸差別化粘膠短纖維工程技術改造項目的200萬元專項資金也已到位。粘膠短纖生產能力的擴大,需要相應的設備支撐。而大容量粘膠短纖成套設備一直是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傳統產品,該企業的粘膠短纖設備具有面廣量大、技術成熟等優勢,其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鄭紡機副總經理蒙喆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鄭紡機公司共實現大容量粘膠短纖設備銷售收入超過15億元。公司憑借在粘膠短纖設備領域不斷擴大的技術 優勢,先后拿下了高密銀鷹、山東海龍、新疆海龍、山東雅美、南京化纖、蘭精(南京)、博拉經緯、新疆富麗達、阜寧澳洋、瑪納斯澳洋、新鄉化纖、江蘇翔盛、江西賽得利、江西龍達、安徽舒美特、銅陵方圓、唐山化纖及泰人棉、印度博拉BC、印尼SPV等項目,累計完成了20多條大容量粘膠短纖生產線,實現了新增產能超過百萬噸的目標。
鄭紡機考慮自身優勢及市場情況主要抓住黃化機、壓榨機、精煉機和烘干機等關鍵主機,在此基礎上帶動其他如粉碎機、料倉、閃蒸裝置等較小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這些設備銷售占國內市場份額大約80%,其中黃化機市場份額達到90%以上。蒙喆認為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在于公司設備性能和產品質量基本達到了國外進口設備水平,而國產設備價格遠低于進口設備,大約相當于進口設備價格的60%。同時公司在設備安裝調試、對用戶企業技術指導以及快速反應等售后技術服務方面的優勢也是許多國外公司不能比擬的。
長絲設備實現突破
我國采用的粘膠長絲紡絲設備大都為非連續式長絲紡絲設備。有關專家指出非連續式、半連續機型 的弱點不僅表現為是絲餅小、絲條短、接點多、不適宜高速織機的工藝要求,而且使用這些設備生產出的粘膠長絲絲餅還存在物理指標內外層差異、染色性不理想的問題;同時設備紡速低,生產周期長;廠房、設備、資金占用多、對環境污染大等不足也有待進一步解決。而粘膠長絲連續紡絲機可將紡絲成形、水洗、烘干上油、卷繞成筒等多道加工工序集于一臺機器上完成,能夠實現縮短流程、實現工序連續化,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長絲紡絲機是粘膠長絲生產的關鍵設備,粘膠長絲紡絲聯合機等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從一個側面顯示了化纖機械新的領域和發展方向。
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粘膠長絲的生產技術還處在國際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大多數生產企業仍延續著半連續法紡絲工藝,該工藝存在生產周期長、勞動力成本大、產品質量不高等問題。
為推動粘膠長絲紡絲機技術的進步,克服半連續紡絲機的不足,邯鄲紡機公司、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先后開發了粘膠長絲連續紡絲機,這些產品集傳統紡絲、凝固、去酸水洗、烘干、上油和絡筒于一體,使紡絲成形到成品卷裝工藝流程由原來長達90多個小時,縮短到連續紡絲成形、卷裝只要幾分鐘的時間,這些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已逐步被絲綢織造企業所接受,并受到好評。目前,這兩個公司已推出20多條粘膠長絲紡絲機生產線。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連續紡絲機已在歐洲市場形成批量銷售;邯鄲紡機公司的連續紡絲機也已銷往印度和泰國等 和地區。
節能環保仍是一道坎
我國粘膠纖維生產企業的技術裝備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存在自動化、連續化程度不高、單機容量小、單線生產能力較低、能耗高等問題,與國際水平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雖然國內有些企業已研制成功粘膠長絲連續紡絲機,但對其前后道設備、工藝仍需進行開發研究。
粘膠纖維生產的先天不足主要在于生產中所加入的各種化工原料經過化學反應后,幾乎都以“三廢”的形式排出,生產過程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而且還需要用掉許多蒸汽、清水和化學助劑,一些企業使用的老生產方法還保持著淋洗工藝,這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更大。
有些專家指出,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引進并消化國外 技術降低生產過程污染,從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創新等方面開發新產品,將成為粘膠纖維發展的主要方向。比如國內外一些企業研制的粘膠長絲連續紡絲機通過管道成型、滴洗、導絲烘干、卷繞成型等工藝流程將原來95小時的生產時間縮短到5分鐘,就值得提倡和推廣。
日前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紡織機械工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附件“紡織機械工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的重點”節能減排環保設備開發中提及,今后我國將重點支持高效環保的化纖裝備——“萬噸級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成套生產設備”的開發。該成套項目與傳統的粘膠纖維生產工藝比較,省去了堿浸漬、老成、黃化、熟成等工序,而紡絲后的工藝基本與粘膠相同。這種新型環保纖維素纖維——“天絲”纖維的加工思路值得粘膠纖維借鑒。如果紡機制造企業在關注用戶企業當前需求的同時,也多加留意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并有意識加強與下游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合作的話,具有市場潛力的主導設備就能早日上市,國產紡機在“紡機奧運會”上摘取“ ”的夙愿也會早日實現。
-
上一張:木質素纖維有什么作用?下一張:新纖維加速跑
網站導航
聯系我們
電 話:13962006516
地 址:射陽縣合德科技創業園大興路28號
郵 箱:657255301@qq.com
固 話:0515-82361131
傳 真:0515-82361131
聯系人:沈經理
新聞動態